什麼是基本面?
讓你3分鐘就搞懂
《3分鐘投資小教室》
投資 4 大層面介紹文章:
1. 基本面
2. 消息面
3. 籌碼面
4. 技術面
文章很長,先看這裡
什麼是基本面
投資的世界中有好多不同的層面,而新手最常聽到的不外乎就是「基本面」與「技術面」。
那究竟什麼是基本面呢?讓我用一句話簡單說明:「基本面就是影響公司財務的所有基本因素。」
從最基本的:
- 市場供需
- 成本 ( 原料、場租… )
- 價格變動
- 獲利情形
甚至到一地的經濟景氣、員工的工時、企業的合作 … 等等。
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,只要可能影響到公司財務狀況,就能稱為基本面。
為什麼要看基本面
為什麼要看基本面呢?有三個很重要的原因。
基本面可以讓我們:
- 合理估算價值
- 預測價格走勢
- 避開損失風險
當藉由各項因素與指標了解一家公司的本質後,就可以找出:
- 目前價格<真實價值 被低估的潛力股
- 目前價格>真實價值 被炒作的股票
藉此預測未來股價的走勢,避開損失的風險。
四大面向

接著來說明基本面的四大面向,也就是會影響財務的四個核心層面。
分別是:
- 總體環境
- 產業結構
- 競爭狀況
- 公司能力
至於我覺得四個層面依照重要性排名是:「公司能力>產業結構>競爭狀況>總體環境」,在挑選股票時,可照這個優先順序去評估。
#1 總體環境

通常是指一個地方的整體經濟環境,用於判斷一地的景氣程度。
較常見的指標有:
另外還有政治風險、社會文化結構、地理特性…等,都能算是總體環境的範疇。
#2 產業結構

產業的整體結構與發展是否有前景也是判斷的指標之一。
可以從以下幾項指標觀察出:
- 產業趨勢
- 產業規模
- 產業總銷售量
- 產品成長程度
- 產品價格變動
- 產品效能進步
最主要是從每個部分去判斷一項產業的未來發展程度。
#3 競爭狀況

各產業、公司的競爭狀況也是基本判斷的一個重要條件:
- 競爭者數目
- 競爭者結構
- 被取代性高低
- 新加入者威脅程度
當然,除了競爭外,合作狀況也能當作是一項指標參考。
#4 公司能力

1. 內部因素
就是指公司本身的營運狀況,基本上:
- 公司營運狀況佳,股價就可能會上漲
- 公司營運狀況差,股價就可能下跌
而一般判斷公司營運狀況最簡單的方式就是「財務報表」,可以到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每家公司公告的財報,藉此做出投資判斷。
2. 外部因素
外部因素即公司非財報部分的影響因素,像是:
而一般這些消息都會從新聞媒體、股東大會 … 等方式呈現。
基本面重要指標
在基本面有幾項重要的指標一定要知道,像是:
不過這篇最主要是在介紹基本面的概念,在指標的部分,未來會分別撰寫文章來詳細解釋。
若是等不及想了解,可以參考本網站的名詞解釋頁面,另外,我也幫你找到一系列解釋非常清楚的影片。
#1 股本 / EPS
#2 ROA / ROE
#3 本益比 / 股價淨值比 / 殖利率
基本面的問題
也許你會說:「基本面感覺很容易,只要找出被低估的股票就行了,那以後我選股就靠基本面分析就好。」
但是事實上,在市場中不可能有任何一項指標是「絕對」,單就基本面的資料來講,就有以下的問題。
#1 資料問題
- 資料齊全性
基本面的資料非常多,你花了很多時間觀察與蒐集,得到的資料卻不一定完整齊全。
- 資料真實性
你能保證你看到的資料一定是正確的嗎?有沒有可能是公司為了股價放出的假資訊呢?
- 資料即時性
市場變幻莫測,說不定你這秒拿到的資料,下一秒就不堪用了。
- 資料封閉性
有些重要的資訊可能被公司隱藏起來,取得不容易,或是取得時已經來不及了。
#2 預期心理
也許一家公司,基本面非常好,但是股價卻不如預期;亦或是股價最後如預期達到那個點,但是可能也因為中間的起伏而抱不住出場。
基本面很重要,但是也必須了解,「人」才是市場的關鍵,人性的恐懼會造成對於一檔股票的「預期心理」,那些從事交易進而造成價格波動的人,並非每次都會做出理性的判斷。
更不用講,在市場中還有其他太多不確定的因素,想要在市場中生存,絕對不能考單一的觀念或技術,必須要多方學習,多項指標參考,和大量累積經驗。
投資四大層面不可不知,繼續閱讀其他層面:① 消息面 ② 籌碼面 ③ 技術面
No post found!
一位內向的男孩,喜歡思考多於說話。
多年經營部落格,想讓文字成為你我溝通的橋樑。
這邊,是我成長的溫床,也是你最溫暖的歸屬。
商業合作:dean@easytorich.com
預約服務:easytorich.com/service